提到俄羅斯,就不能不提統治這片土地長達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Романовы, House of Ramanov)在這三百年間幾乎奠定了當今俄羅斯的樣貌以及風俗,此時也相繼出現各領風騷的人物。文學上有普希金、萊蒙托夫;科學上有門捷列夫、巴甫洛夫;著名的彼得大帝也是屬於這個時代的明星,此外,聞名遐邇的國立莫斯科大學(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亦在此時成立。因此,要了解俄羅斯,就不能輕忽羅曼諾夫王朝的影響力。今天就以王朝的興起為題,講述這道俄羅斯歷史上的「曙光」!
.
★從混亂時代說起
話說統治俄羅斯的政權並不是由斯拉夫民族首創,而是隸屬於外族的瓦良京人(也就是維京人)。這個記載可見於《往年紀事》一書,書中講述了當時的斯拉夫民族「請求」瓦良京人來管理他們,不過在這之前他們才剛合力趕走了瓦良京人,卻因為自我管理能力不佳而要再把敵人請回來(這是讓俄國歷史學分成西方派和本土派的重要關鍵之一)。後來,一位叫做留里克(Рюрик)的人佔據了諾夫哥羅德(Новгород,近聖彼得堡),他的家臣又再進一步掌控了基輔,不過在之後便被留里克家族的奧列格大公剿滅,基輔和諾夫哥羅德正式被納入留里克家族的版圖。
.
西元1598年留里克王朝「絕嗣」(嘛,就是沒孩子接班了)俄羅斯進入了長達十五年的混亂時期。俗話說得好:「風水輪流轉,皇帝換我當。」各地都有僭稱為沙皇的人想奪取政權,波蘭和瑞典也按捺不住征服的慾望紛紛出兵。這使得俄國失去了西部和北部的大片領土(但他們都將在日後嘗到苦果)。南方的克里米亞韃靼人也騷動頻仍。莫斯科雖然相對穩定,但遭受戰火波及也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
「如果皇帝能用選舉的,那該有多好!」就是衝著這麼一句話,俄羅斯的危機出現了轉機。「縉紳會議」(земский собор)就是這麼一帖良藥!它在伊凡雷帝任內創立,被定位成沙皇的諮詢機構並且審議法案(不過很多時候發揮不了作用,沙皇的專制可不是鬧著玩的)但他還有另一項作用,就是確認沙皇的登基!假如繼位者是正統的話,就加以確認即可;但若毫無血緣關係的話,就必須有縉紳會議選出才行。
.
★「縉紳會議」—召開!
西元1612年底,米寧和波札爾斯基的國民軍打敗了入侵莫斯科的波蘭軍隊(你沒看錯,波蘭人真的辦到了某些人一輩子也辦不到的事)後,便廣發書信表示將要召開下一屆的縉紳會議。與會人數約700人,「候選人」還有來自波蘭及瑞典的王子。不過在愛國心的驅使下,這些外國人是幾乎不可能當選的。因此,在眾多俄羅斯的名門貴族中,最被看好的就是羅曼諾夫一家!
.
★「欸欸,為什麼是你啊?」
一般來說,能在眾多勁敵中打贏選戰順利當選的人都有一些特色,比如說優良不骯髒的背景(這代表值得託付)、高知名度(這代表票源)、以及良好的形象(廢話,誰會選一個蓬頭垢面,腦滿腸肥的肥宅)而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羅曼諾夫正好符合上述條件。羅曼諾夫一家是俄羅斯的老牌貴族,伊凡雷帝的第一任妻子安娜絲塔西亞就是羅曼諾夫家的人,她的哥哥尼基塔靠著強大的生育能力讓自己的十三個孩子和各家貴族聯姻以鞏固勢力(畢竟結了婚就是一家人了,刀刃相見可是很難看的)正所謂虎父無犬子,尼基塔的兒子費奧多爾也不是省油的燈,他的表哥(也叫做費奧多爾)是沙皇,曾考慮要在死後傳位給他,這是羅曼諾夫家第一次接近權力高峰。
.
不過呢事與願違,費奧多爾沙皇過世後沒有孩子,縉紳會議選出了毫無血緣關係的鮑里斯·戈都諾夫(這年正是1598年,也就是留里克王朝絕嗣的一年)。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鮑里斯不爽那些和他爭搶皇位的羅曼諾夫一家,便用計使其垮台。費奧多爾只能落髮為僧,改名換姓叫做費拉列特,被幽禁在北方的修道院裡面(俗話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歷史總是在告訴我們流放監禁都是無用的,殺了才能真正的斷絕後路)後來,鮑里斯的兒子被推翻,費奧多爾重回大位,擔任羅斯托夫都主教之位。但在選下一任沙皇的時候又被前文提及的波蘭人俘虜當了囚犯。不過,這些狗屁倒灶的遭遇卻讓羅曼諾夫一家博得社會同情,票源基本穩固。
.
最後一點是他的兒子年僅十六歲,是個完完全全的政治素人,這樣的人尤其被老貴族喜愛,因為他就代表著「易於操控」和「純潔無瑕」,是塊絕佳的政治璞玉。
.
就這樣,靠著以上幾點,米哈伊爾·羅曼諾夫順利地當選沙皇。但此時的他和母親仍遠在科斯特羅馬的修道院,聽到當選的消息大氣都不敢出一口。沙皇這個頭銜好聽是好聽,但日後的苦難卻是顯而易見的。擔任使節團團長的謝列梅契夫見狀,便說:「能當選是神的旨意,你現在抗命,484想違背天意啊?」虔誠的「沙皇」母子聞言也無法再多說什麼。遠遠在紅場的歡呼聲和米哈伊爾略顯蒼白的臉龐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他知道,全俄羅斯的命運都掌握在他的手上,這一趟出去,將深刻地決定俄國往後的命運………
.
★當選了,然後呢?
米哈伊爾並不能算作一個毫無作為的廢柴,他和波蘭恢復和平,被囚禁的爸爸費拉列特也因此得以回國。但幫助米哈伊爾登基的縉紳會議卻被爸爸視為是王權的阻礙而遭凍結。
.
同時,為了加強日後和波蘭作戰的力量,以步兵為主的新軍成立,騎兵也得到了加強。在其父的發起下爆發了奪回斯莫稜斯克的對波戰爭,但他爸爸卻不幸戰死,戰爭失敗。
.
米哈伊爾還為了阻擋南方韃靼人的入侵修建了別爾哥羅德防線和伊久姆防線。防線穩定了南方並讓烏克蘭的黑土區得以成為俄羅斯的穀倉。
.
1637年被凍結的縉紳會議重開,討論了是否支援亞速圍城戰(源於頓河哥薩克圍攻了鄂圖曼土耳其的港口亞速,依照俄羅斯傳統政策此時理當派兵),但國內已無餘力,只能放棄。
.
總的來說,米哈伊爾為王朝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羅曼諾夫的舞台也搭建完成,等待著以後的各種可能性!
Comments